从被动维权到主动防御:SUPER DRY干霸防伪技术“1秒验真”,筑起出海防伪壁垒

2025-08-08 16:41:28 来源: 太阳信息网

2025年7月31日,由深圳工业总会主办、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新防伪 干燥无忧”2025知识产权保护及防伪技术研讨会暨发布会在深圳福田圆满落幕。会上,干霸干燥剂首次公开SUPER DRY创新防伪技术,宣告公司“法律+技术”双轮驱动的打假战略正式落地。这家长期饱受假货困扰、损失巨大的企业,正以亲身经历为出海企业提供知产维护和产品防伪实践方案,为品牌出海贡献了一份可复制的“参考答案”。

据介绍,干霸干燥剂本次推出的SUPER DRY创新防伪技术整合了AI图像识别及加密算法等多重技术,消费者只需使用防伪APP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专属防伪标识,即可在一秒内获取真伪核验结果,整个过程无需专业设备支持,操作便捷直观。这种“全民参与式”的防伪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企业的打假成本,更将消费者转化为品牌保护的重要力量,有效遏制了假货在海内外市场的蔓延态势。

假货之痛 从投诉到战略转折点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假冒干燥剂年流通额可能在2亿~5亿美元区间(占正品市场约10%~15%),其中亚太、非洲等监管薄弱地区占比更高。作为干燥剂行业头部企业,SUPER DRY干霸每年因假冒干燥剂产品而产生的潜在损失达上亿元。其中,仅每年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产生的维权成本就高达800万元。

过去几年,干霸干燥剂几乎每月都会收到假冒产品投诉。由于大部分假货都存在质量问题,许多客户被错误的信息误导,而买到假冒干燥剂。这在无形之中对干霸的商誉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给客户带来了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维权困局 倒逼防伪技术升级

2010—2022年间,福建某企业以采购商身份向干霸干燥剂大量进货,随后12年内连续抢注“SUPER DRY”及近似商标,并通过异议、无效宣告、不实著作权登记和海关备案等手段阻滞正品通关。2020年干霸干燥剂发现该企业的侵权行为,开始启动维权,历时三年,最终于2023年9月取得福建省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胜诉:被告赔偿30万元,注销全部恶意商标、撤销不实登记与备案,并公开登报道歉。

事实上,在干霸干燥剂的维权路上,仅单案诉讼费用就远超赔偿金额,且运用单一“武器”无法阻止新一轮仿冒产品出现。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秋云女士,用一句话概括了传统法律手段维权的痛点:“诉讼周期长、赔偿低、取证难,打完一场官司,新的假货又换了包装。”她表示与其事后补救,不如提前设防。传统法律手段的局限(诉讼周期长、跨境执行难等),让干霸内部开始讨论“主动防御”。最终,公司管理层决定立项开发一套低成本、易识别的防伪系统。最终,SUPER DRY干霸创新防伪APP应运而生。

研发缘起 从“打假”痛点到“秒验”方案

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顿全秀先生表示,接到公司立项的任务后,技术团队走访了品牌商、海关与消费者,提炼出三大核心需求:“难仿制”、“易验证”、“可追溯”。在实践过程中,DNA标签等生物防伪方式因单位成本超10元且需实验室验证而被否决,最终技术团队锁定“实时数据采集+AI压缩+云端存证+APP秒扫”的防伪路线:生产线采用定制防伪包材,生成不可复制的加密“指纹”;AI算法把“航母级”图像压缩成为一个小汽车的数据量;数据的云端存储保证了跨公司、跨行业、跨区域的数据使用,同时将特征码实时“安全备份”,确保全球用户访问且不可篡改;同时支持移动端APP扫描验证,可在1秒内获取真伪结果。

防伪技术开发完成后,干霸干燥剂内部先进行了小范围试用,在“试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迭代,直到取得满意效果后开始大规模使用,并在7月31日正式推向市场,把原来“战线长”、花费高昂的被动维权,变成迅速响应、低成本的主动拦截,为企业出口供应链装上高效可信的“安全锁”。

从“产品商”到“行业标准制定者”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防伪成为行业统一动作,假货将失去流通土壤,中国制造也将以更低风险、更高信任度走向全球市场。

Cortina公司供应链项目负责人Andy Yan则表示,公司出口的集装箱曾因悬挂劣质干燥剂蒙受巨额损失,在客户推荐下使用干霸干燥剂后,再未因潮湿发霉造成货物损毁。自2019年起,Cortina将SUPER DRY干霸列为产品海运的全球唯一指定干燥剂产品,并在系统中设置“无干霸、不发货、不拨款”的自动拦截规则。面对当下鞋类市场仿冒频发的局面,他呼吁共同建立正品溯源体系,升级防伪技术,让消费者扫码即可确认正品,携手维护市场秩序。

黄绿洲律师也对干霸干燥剂从被动维权到主动构建防伪生态的打假行为给予高度认可,他总结了中国企业出海常见的知识产权保护困境,他建议企业在立项之初即制定‘全球知识产权地图’:先用法律手段在潜在生产地和销售国完成注册与备案,再通过海关的知识产权预确认、预备案系统提前锁定权利。只有先把权利固化,再谈出海,才能避免货到港却被一纸抢注拦下的风险。

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蒋云飞先生认为,当前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立法、司法、行政中仍然面临着问题挑战,需要企业加强自主保护意识和利用技术等手段措施弥补法律规则的缺位,他也分享了干霸对核心知识产权系统布局的经验:内部严格保密核心配方与材料信息完善流程;及时运用法律武器申请关键专利,锁定所有权;最后联合全球客户与供应商按目标国法律完成专利布局,用最小成本构建内外一体的防护网。

何美华律师结合干霸干燥剂的维权案例,介绍如何运用“民事、刑事、行政手段”三重法律武器,建立立体知产保护体系。他建议企业建立“三步闭环”机制:首先,发现侵权先通过公告、律师函或电话劝停,既降低维权成本,也为潜在合作伙伴留余地;其次,对屡教不改或规模巨大的侵权者,立即启动“行政快查—刑事立案—民事索赔”组合拳:海关24小时扣货下架,公安刑事追责,法院判赔直至倾家荡产;第三,依托全球知识产权布局及跨企业数据共享,提前锁定权利,实时追踪假货,形成产业共治生态。

多方合作 为出海供应链保驾护航

干霸干燥剂(深圳)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向宇先生表示,公司近期已组建跨部门知识产权小组,完善全流程制度;持续投入研发,并升级“一物一码+AI预警”防伪系统。同时对接律所、海关与电商平台,建立全球风险扫描与“行政-刑事-民事”快速维权机制,向供应链伙伴开放接口,搭建起一个集防伪验证、数据追踪、风险预警于一体的产业协作平台,推动上下游企业共享数据,建立覆盖整个出海供应链的防伪生态,实现了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全链条防伪监控,有效降低了品牌方的维权成本,也让全球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识别正品,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据介绍,SUPER DRY干霸干燥剂以“全球供应链守护者”为使命, 由航运与制造业资深高管在2000年创立,公司深耕国际运输场景,提供涵盖干燥剂及非干燥剂的全线产品,现已在全球设立4大制造中心、40余处办事处,为COSTCO、IKEA等40,000余家高端品牌量身定制防潮、防氧化解决方案,凭借全自动10万级洁净生产线与“一物一码”云端防伪系统,致力于让每一件货物安全抵达。

干霸干燥剂本次推出的SUPER DRY创新防伪技术及产品,不仅是普通的品牌升级,更是公司从“被动维权”转向“主动定标”的战略节点。这场由假货倒逼的技术革新,让干霸干燥剂不仅为自身产品筑起了坚实的防护壁垒,更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向同行业输出成熟的防伪解决方案和数字化管理经验,推动整个防潮防护行业从单纯的产品比拼迈向技术标准与生态共建的新阶段。接下来,SUPER DRY干霸还将推动更多领域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防伪解决方案,让“扫码即溯源”成为出海供应链的新常识,助力更多出海企业轻装上阵、稳健远航。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标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